“20天盖起一座楼”
中国建设报 2025年4月第8841期
字号:
小
中
大
本报记者 孙宇枫

20天可以做什么?足以让一座建筑从无到有。
近日,记者来到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一座崭新的三层全装配式钢结构研发楼映入眼帘——模块化的钢构件、精密的内装系统、和谐的节能设计,令人惊羡。
“从设计建造再到内外装修完成,20天就盖起了这座装配式钢结构大楼。”中国二十二冶装配式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冯俊向记者介绍,“20天盖起一座楼,主要归功于‘绿色+智能+低碳’的施工理念,引领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革新。”据悉,施工现场通过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实现了“建造房屋”向“制造房屋”的转变。
近日,记者来到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一座崭新的三层全装配式钢结构研发楼映入眼帘——模块化的钢构件、精密的内装系统、和谐的节能设计,令人惊羡。
“从设计建造再到内外装修完成,20天就盖起了这座装配式钢结构大楼。”中国二十二冶装配式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冯俊向记者介绍,“20天盖起一座楼,主要归功于‘绿色+智能+低碳’的施工理念,引领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革新。”据悉,施工现场通过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实现了“建造房屋”向“制造房屋”的转变。
关键词一:高效装配
伴随着吊装机械轰鸣,这座全装配式钢结构研发楼犹如流水线上的工艺品快速成形。冯俊表示,研发楼的建筑面积为1867.10平方米,采用框架支撑装配式钢结构体系,最大跨度达到19.5米。通过“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模式,300吨重的钢构件100%工厂预制,现场通过高强度螺栓与焊接复合连接,实现了“两天一层”的装配效率。全流程的高效协同,使得建造效率相比传统工艺提升了300%。
“钢结构主体施工完成后,装饰装修工作迅速展开。”中国二十二冶装配式分公司总工程师张晓峰向记者介绍说,装配式装修是这座建筑的一大亮点,让工地褪去尘土,化身“绿色车间”。
来到建筑内部,可以看到地面采用的是架空地板系统,设有拼接卡槽与定位装置,一拍即装,单人单日铺装面积大幅提升,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并减少现场污染。同时,预留有检修口并搭配快装踢脚线。
公共区域装配墙面采用的是预制ALC(蒸压轻质混凝土)板+75H型钢龙骨隔墙,以模块化拼装完成,墙内预埋智能家居线路,支持灯光温控系统一键接入。“采用架空地板系统、集成快装墙板与集成吊顶系统,大约15天可以完成100平方米户型精装,较传统工艺可提速70%。”张晓峰说。
关键词二:健康绿色
不仅建造速度快,对于提高居住体验、实现绿色节能,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也有独到做法。
“我们通过外围护墙的保温、新风系统、被动式节能门窗等来增加居住的舒适度。”张晓峰表示,在保温方面,研发楼的墙板采用内填岩棉的做法,良好的保温性能显著提升居住舒适度。室内采用户内中央新风系统、低压辐射地板采暖系统等,利用热交换器将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与室外引入的新鲜空气进行能量交换,降低空调、供暖负荷。同时,研发楼搭载了七恒生态健康环控系统,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恒压、恒智,通过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双冷源除湿技术、多层空气过滤等手段,实现室内温度20~26摄氏度精准调控,PM2.5过滤效率达99%,营造四季如春的舒适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节能方面,这座建筑的亮丽外衣不是简单的模块化幕墙,而是光伏+光热一体幕墙。“既是‘发电站’又是‘热水器’。”张晓峰介绍说,幕墙运用了N型高效电池技术,发电转化效率高,再配合光伏百叶窗,使研发楼的综合节能率提升了40%,让每一缕阳光都成为建筑的养分。
关键词三:智能安全
智能化技术通过提升居住环境的便捷性、舒适性及可持续性,成为实现美好生活居住体验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进行了多方面探索。
“研发楼内实现了智能化系统的全面覆盖。”冯俊说道,依托5G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建筑能耗数据,光伏余电自动切换至储能系统。同时,借助红外感应、场景控制等技术,实现灯光和窗帘智能调节,在实现节能的同时营造多样化氛围,承载着集团在装配式建筑领域迈向智能未来的美好愿景。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钢结构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在研发楼二楼展厅,可以看到一个小型房屋震动对比模型,展示了这座装配式建筑所运用的减隔震技术。“这项减隔震技术包括粘滞阻尼器、屈曲约束支撑、隔震支座,相比传统建筑,减震建筑能削减50%~80%的地震能量,降低建筑晃动幅度,避免次生灾害。”冯俊说。
从300吨钢结构的工业美学到20天极速成楼的建造奇迹,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以全装配式钢结构技术重新定义了建筑的可能。作为行业实践的缩影,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以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以具体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持续加码助力。
